凝聚曙光情感的“泽福山居”将迎来的不仅是如沐春风般温暖的家,
也是一处将思想汇集、归纳从而形成家族文化传承的发祥地。
2019年西泠春拍,海上大家赵叔孺先生在六十八岁(1941)时创作的篆刻作品“月上簃”上拍,成交价112.7万元。这方印章的尺寸是纵2.8厘米,横2.8厘米,高7.7厘米,为青田石质素章,四面边款共277个字。印章是赵叔孺为弟子裘荫千乔迁新居“月上簃”而作,边款文章“月上籍小记”的作者为碧翁,主要描写了“月上簃” 的环境,介绍了裘荫千夫妇,赞美了他们的恩爱感情,以及“月上簃”名字的由来。短短二百多个字的小记结构清晰、诗情画意,读来酣畅。
不知如今“月上簃”是否还存在,不知居住的主人是否与裘荫千还有关系,才八十个岁月啊,恍然而过,或许“月上簃” 也已物是人非。 但这方印章依然光芒四射,承载着裘家巨大的信息和各方情感的小小“月上簃”印章竟以100多万元成交,不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海派文化的尊重和认可吗?
印文:月上簃 2019年西泠春拍 成交价 RMB 1,127,000
2020年深秋,曙光准备搬新家,这个大宅子装修历时近4年,从景观到内饰,无不倾注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寄托。那天在新居的葡萄架下,看着鲜红的从澳洲迁移种植的葡萄藤叶,映衬着曙光甜蜜的笑脸,我突然想到了“月上簃”,我们当即决定为乔迁新居做一套组印以作纪念。这套组印有三方,第一方是大宅的名字,作为起首章;第二方是对大宅的描绘,作为主印;第三方是主人的箴言,作为副印。组印的设计,效仿了清代帝王组玺的刻制,比如乾隆帝的组玺一般由一方引首章、一方主玺、一方副玺,共三方玺印组成。
阳光明媚的“泽福山居”
澳洲迁移种植的葡萄藤叶
这次参考的是嘉庆皇帝的一套宫殿组玺的做法,比较常见的是引首章为宫殿名,其他两方为诗文警句玺,以说明宫殿玺中殿名的含义及来历。这套嘉庆帝的组玺,引首章为“咸福宫”, 另外两方玺为“会其有极”和“虚以受人”,均是嘉庆帝人君道德修养和为政实践的重要内容,也是他对自己临民听政的勉励和鞭策。
我找到了好友建君,在阳光灿烂的初冬,带她实地考察了大宅子。 我们一起商定印文, 最后送给曙光大宅子的名字是“泽福山居”, 佘山下、月湖畔,泽福运长之居。
嘉庆帝碧玉玺“咸福宫”
“泽福山居”内景
引首章“泽福山居”取法汉铸印,非常规整,代表正统、严谨,略参赵之谦的留红技法。四字并不均分,“泽”“福”两字繁密,占地稍宽,“山”“居”两字稍窄。“山”字大块留红,其他三字排满,尤其是“泽”字最密,略有并笔,以取“宽可走马,密不容针”之趣。由于印文饱满,四周印边处理得稍厚,使得朱白停匀,气韵生动。此印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场景中,比如可以作为曙光的家徽,可以作为家庭什物定制的标志,或用在所有定制纺织品,或者是定制服装上等等。
“泽福山居”的材质是晶莹剔透的巴林粉冻印石,粉冻的色彩高雅,仙气灵动。一身柔美的粉色,独步天下,堪称石头界的明珠。粉冻的地子通常都是“水晶冻”,质地透彻晶莹,水流冰铸般清亮,它色彩凝纯饱满,清爽明快,有一种极简约的鲜亮之美。
“泽福山居”衍生品一沉香筒
其印钮创作为“布袋和尚”, 中国多数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弥勒即以他为原型塑造。“布袋和尚”手提布袋,笑口常开,乐观包容,可带来欢喜,有和气生财之意味,同时也承载了曙光对于家族成员立身处世能涵容、超脱的美好愿景。
主印印文“人间何处有此境”出自苏东坡的《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》:“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,径欲往买二顷田。”东坡先生看到王定国收藏的王诜《烟江叠嶂图》后,赞叹画作之美,发出“人间何处有此境”之感慨。初见曙光宅邸时的朋友们,不知是否能得东坡先生当年之心境呢?
篆刻家张遴骏先生近影
这句印文清末篆刻家吴咨曾刻过,他参用汉镜铭文字入印,充满隶书意味,穿插了许多斜笔,开创了取法印外文字的风气。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叶铭曾得到吴咨的“人间何处有此境”的隶书横幅,将其摹刻在西泠印社的小盘谷崖石间,如今仍在,七字结体与其印完全一样。这次篆刻家张遴骏先生对此印不是简单地临摹吴咨原印,而是加入他自己的理解,文字结体融入隶书元素,“处”字下有一斜笔,“人”“何”“境”等字也有反向的斜笔作对应。相比吴印,此印的章法更加饱满,“人”字下的空间与“境”字下的留白成对角呼应。线条强调笔意,起笔回锋,收笔出锋一一毕现。 用刀以冲为主,爽利遒劲。楷书长款“泽福山居小记”镌刻得茂密精到,一气呵成。
印文:人间何处有此境
边款:泽福山居小记曙光金阙,莺迁仁里。东风送情,泽福运长。此地天开图画,胜迹相连。天马追风,双佘环顾,有茂林修篁之胜;月湖照壁,凤凰南临,多水石潺湲之境。丹桂白薇,明月筛影。风竹相吞,草木自馨。亭台楼榭,烟波和宁。人间清旷之乐,不过如此。玉出昆冈,说不尽千年之秀;鹤唱华亭,咏不尽百代之英。归去来兮之元亮,泖田秋问;风吹洛阳之季鹰,韵遗鲈乡。是以月湖胜地,华彩昭彰。有匪君子,其来四方。旋踵景从, 浩浩汤汤。日居月诸,清景流芳。庚子葭月,懒君作以贺曙光先生乔迁大喜。摘东坡居士诗句刻印,并录懒君女史《泽福山居小记》,以贺曙光先生莺迁之喜,张遴骏。
此方深紫色的印石用来呈现尊贵,寓意“紫气东来”的吉祥祝福,十分的贴切。其结体细密,稍加打磨就通体光亮,尺寸十分符合设计要求。
印钮取四字吉语“太平有象”而精心设计,大象身体健硕魁梧,神态温顺,头向一侧倾斜,象鼻微卷,末端连一宝瓶。宝瓶与象,喜气洋洋,“象’”谐音“祥”,宝瓶又谐音“平”,是曙光家庭幸福美满的象征。印章将来端坐厅堂,既是艺术展示,也是祈福“四海升平、吉祥平安”之祥瑞。
镌刻在印章上的近200字的文言文“泽福山居小记”,由上海大学胡建君副教授特意为曙光乔迁之喜而作,文章用词之美,引经典史籍之韵,曙光真是有幸啊!“泽福山居小记”不仅使这栋宅子有了生命,同时开启了曙光自己文化思想的大门。
“小记”的应用场景也会有许多,比如可以镌刻在黄蜡石上置于大宅景观之中。文章的结尾写到:“是以月湖胜地,华彩昭彰。有匪君子,其来四方。旋踵景从,浩浩汤汤。日居月诸,清景流芳。”凝聚曙光情感的“泽福山居”迎来的不仅是温暖的家,也是一处将思想汇集、归纳从而形成优秀家族文化的发祥地。